上海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是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是中国向世界贸易的交通枢纽。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上海能有拥有今日的繁荣,还必须拜《南京条约》之赐。
根据《南京条约》,上海在1843年的十一月正式开埠通商,而公共租界的发展,也为上海奠定现代化的基础。不过,你知道吗?这个时候的西方世界,却对“上海”这个字,有着不一样的定义。
“Shanghai”这个字,在1850年代加入英文辞典中。不过,指得并不是地名,而是一种透过暴力、恐吓或诱骗的手段,来招揽船员的行为。由于这些被迫上船的船员,大多都是远洋船只上的血汗劳工,而在当时,许多的远洋船只都是开往上海进行贸易,因此就把Shanghai这个目的地,借代为动词使用。
Shanghai这种行为,在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的美国西岸相当盛行。有一种说法是,加州从1848年开始的淘金热,让许多船员自愿放弃海上生活转向黄金梦。人手不足的远洋船长,只好透过拐骗、胁迫等手段增加船员。后来,甚至出现了以shanghai为业的人力中介,骗人上船,和船长收取一定的费用。
由于当时美国的联邦法律规定,船员在签下远航同意书之后若是反悔,可是要终身监禁的。因此,以shanghai为业的掮客,往往只需要威胁或哄骗受害者画押(或甚至是以伪造文书的方式),就能够赚钱。这条规定,一直到1915年才废除,也结束了维持了半个世纪的shanghai活动。而美国喜剧演员卓别林,刚好在这一年拍摄了一部名为《拐骗(Shanghaied)》的喜剧默片。
除了卓别林以外,米老鼠、海绵宝宝都曾经以《Shanghaied》作为动画中某一集的名称,可见这种行为的普及程度。
在今天,shanghai一词少了和航海有关的涵义,却依然适用于各种透过拐骗而实行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