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片里,我们经常看到士兵带着一个像猪头似的防毒面具,你还别说,现代战争中使用的防毒面具还真的是受到野猪嘴的启发才发明出来的。
1915年4月22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方为了扭转不利的战局,出其不意地向英法军队集结的阵地上,施放了180吨氯气,造成大规模伤亡,这就是世界军事史上首次大规模的毒气战。
经此役后蒙受重大损失的英法联军,立即敦促本国政府尽快制造防毒器具。
之后,两国派出很多科学家,到德军施放毒气的战场进行考察,发现很多动物都中毒死亡,唯独野猪安然无恙。
经过研究和分析,他们得到一个结论:野猪特别喜欢用强有力的长嘴巴,拱动泥土寻觅地里植物的根茎及一些小动物。当它们嗅到强烈的刺激气味时,常用拱地来躲避。当德军施放毒气时,野猪便把嘴鼻拱进泥土里,松软的土壤颗粒吸附和过滤了毒气,使它们幸免于难。
科学家从中得到启示,根据泥土能滤毒的原理,选中了既能吸附有毒物质,又能使空气畅通的木炭,很快设计制造出世界上首批仿照野猪嘴形状的防毒面具。
此后,在1916年2月的凡尔登战役里,德军再次施放毒气,此时法军已基本上戴上了防毒面具,有效地抵御了德军的毒气攻击。为此,英国年轻的科学家弗莱明还兴奋地说:“可爱的野猪拯救了士兵”。
第二种说法(比较少,没有找到较多的来源)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防毒面具是俄国著名的化学家捷林斯基发明的,具体的过程和上述的基本一样。同样是在之前提到的战场上,捷林斯基发现当氯气袭来时,凡是用军大衣蒙住头或把头钻进松软土里的士兵都幸免于难,原因是军大衣的呢毛和土壤颗粒有吸附有毒物质的作用,可以阻碍毒气渗入。于是,捷林斯基研制出防毒效能较高的活性炭,并在基础上制成了防毒面具。